登录 | 注册

石屏:文化引领聚合力 “五+”模式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来源:石屏县民宗局 发布日期:2023-08-08 浏览次数:

  石屏县立足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旅游”的模式,以文化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文化+旅游”共促民族团结。大力宣传展示石屏文化魅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组织“灯谜迎新春”“翰墨书新春 送福进万家”“纸墨挥雪 虎跃迎春”书香润红河“2022年职工家庭亲子阅读”“辞旧迎新,筑梦辉煌”“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等30场文化活动,开展讲座、展览活动57次。开展文艺骨干培训2期,参训学员86人。协助石屏县老年大学、石屏县棋牌协会等团体举办活动4场次。

  “体育+旅游”共促民族团结。成功举办古韵新城 水墨石屏 2023金菜花“异呼百应·奔跑迈向新征程”石屏异龙湖马拉松,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跑友的踊跃参加。同时开展的杨梅节开幕式、石屏县文化强县建设暨文化精品节目展演,“状元荣归”实景演出剧目等系列活动深受游客喜爱,为石屏文旅融合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节庆+旅游”共促民族团结。大力培育文艺精品创作,引

  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等民族团结情感。以“喜迎党的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去年以来在9个乡镇累计组织开展57场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观众达3万余人。成功举办“古韵新城 水墨石屏”五一杨梅节系列活动。利用4·23世界读书日、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日举办内涵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我在石屏等着你》、《屏邑》等表达石屏乡愁的歌曲和蕴含少数民族特色的《花腰乐》《金鸟银鸟飞起来》《濮拉大鼓》《马缨花》《那刀山歌调》《豆腐飘香》《绿水青山绘初心》《游湖》等文艺节目深受群众和广大游客喜爱。

  “非遗+旅游”共促民族团结。充分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烟盒舞的传承。开展二月初十赛歌会,吸引18支参赛队伍进行海菜腔烟盒舞大赛,同时挖掘老、中、青三代民族文化传承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海菜腔、烟盒舞保护传承氛围。强化非遗活态传承,开设3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直播教学课程,累计邀请传承人11名进行线上非遗教学15个课时,观看次数7273次,观看人数1.3万人。同时利用抖音、快手、公共文化云平台举办“文化进万家,直播家乡年”活动和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非遗项目线上线下展示活动。强化非遗传承后备力量培养力度。寒暑假期开展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海菜腔烟盒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90名学员顺利结业。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非遗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中“活起来”。

  “文博+旅游”共促民族团结。举办“恒心如擎 诗韵流芳”—纪念袁嘉谷先生诞辰150周年书法展,展出文物30余件套;举办“觉见 生命”—李易道戏剧抽象油画展;石屏县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2次,外出展览2次。与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共同推出“当大先生 育栋梁才—纪念袁嘉谷先生诞辰150周年书法展”。联合石屏平安医院,在石屏文庙举办老年保健知识讲座5次。举办以“旗袍之韵”为主题的线下旗袍盘扣体验活动。举办“小小讲解员,讲出古城新风貌”、“小小文物消防安全宣传员”、暑期“文博小课堂”等青少年研学社教活动。举办“非遗·旗袍制作技艺”培训班,受到众多爱好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