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立足电商产业实际,探索实施“四个一”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建强队伍、拓展平台、完善体系,推动电商产业提质增速助农增收,壮大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坚持一个核心,强化党建赋能增效作用。以党建引领发展,推动“学习+实干+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建赋能增效作用。一是建强阵地。按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六有”标准,新建集政治引领、组织聚力、教育培训、服务创新、交流互助等功能于一体的石屏县电商物流党群服务中心,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提供阵地保障。二是强化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贯彻年初制定支部工作和学习计划任务要求,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三是赋能增效。建立党员挂钩联系电商物流企业制度,采取孵化党员、孵化电商物流企业的“双孵化”模式,依托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电商创业孵化,推动党建与电商物流共同发展,目前全县孵化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家200余户。
建设一支队伍,注入电商发展人才动力。充分发挥电商物流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效用,积极探索电商物流行业分类分级培训方式,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物流人才队伍,推动“两新”党建提质扩面,不断探索以组织振兴引领人才振兴,实现产业振兴的有效机制。对行业职工、返乡青年、退役军人、脱贫户等人员开展电商物流培训55场次,培训人员4000人次,其中行业知识普及型培训3072人次,返乡青年专场培训91人次,职工提升性培训225人次,站长提升性培训263人次,脱贫户培训349人次,成功孵化了一批电商从业人员,转化了一批电商专业型人才,有效缓解了全县电商人才缺口。
打造一个平台,拓宽农业产品销售市场。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及平台,打造“直播+短视频”营销新场景平台,发展社交、社群电商,通过品牌宣传推广、专场直播、推介展销等方式,吸引了全国各地潜在客户,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销售市场。通过营销新场景平台共举办活动4次,其中“五月尝鲜、喜上梅梢”网络直播暨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在线观看人数72万,成交7000余单,交易额23万;“中国优质早熟杨梅基地县”授牌仪式暨石屏杨梅品牌推介活动直播展销活动,观看人数5.7万人,成交6000余单;龙韵苹果专场直播活动,通过展示苹果的种植环境、口感及直播间优惠活动等,吸引观看人数达1.3万余人,成交160余单;“小米有品石屏杨梅王擂台赛暨首发仪式”直播活动,通过解读石屏杨梅品牌背后的故事,吸引观看人数超5万人,销售额环比增长1300%。2021年上半年全县电商交易额5.9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7.79%。
完善一个体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逐步建设完善“统仓共配+乡村振兴”的电商物流体系,推动电商物流服务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一是推动物流仓储配送体系建设。升级改造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农产品预冷加工包装基地1个,完成9个乡镇电商物流配送中转站和58个村级电商物流配送点“合二为一”整合建设与运营,整合中通、圆通等快递物流企业,实现统一平台、统一分拣、统一配送,降低了快递物流成本。二是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造了石屏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石品鲜”,完成商标申请注册及vi设计手册,推荐申报豆腐皮、杨梅、火龙果等产品作为“红河九红”州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申报,开设石屏县淘宝特产店铺及抖音小店,与本地5家涉农企业签订供销协议,上架爆浆豆腐、杨梅汁等20款网红产品。同时整合电商创业中心资源,升级改造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对接豆腐类、水果类、社区团购类等4家企业和5个电商创业个人入驻孵化。三是完善电商精准扶贫体系建设。以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抓手,积极开展电商扶贫示范村建设,以龙武镇坡头甸村为例,重点对苹果、人参果、萝卜条等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策划、营销推广,在县域内超市设立扶贫产品销售专区,推动线下扶贫产品进超市销售,对接832扶贫平台,上架豆制品、水果等农特产品,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