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南红河州石屏县,这座彝族人口占比50%的县城,正以创新之笔描绘法治建设新图景,五年来,通过“法治夜校+双语普法”“一案双补”“一件事一次办”等系列创新举措,2024年石屏县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8%,交出了一份民族地区法治现代化的亮眼答卷。
一、普法宣传:“法治夜校+双语普法”走“新”更走“心”。一是法治夜校点亮乡村 “法治之灯”。石屏县普法志愿服务队利用周末晚间时间,组织群众集中学法。通过讲故事、歌舞表演、以案释法等形式,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素养,点亮了乡村的 “法治之灯”。二是石屏县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63%。为让生硬的法律法规变得通俗易懂,熟悉彝族语言的普法干部深入彝族村寨,采用 “汉语 + 彝语” 模式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将法治与彝族传统文化相融合,架起少数民族群众学法的桥梁,使普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人民调解:率先推行“一案双补”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石屏县在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率先推行 “一案双补” 工作机制,将人民调解员的个案调解报酬与工作量、工作难度挂钩,实行多调多补、少调少补,促使人民调解工作按激励机制运行。这一机制进一步提升了调解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调解工作实现了从 “要我调” 到 “我要调” 的转变。2022年实行“一案双补”后,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同比增长47%,调解成功率99%。
三、政务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多点开花便民利企。为切实破解群众和企业办事时 “多头跑、材料繁、耗时长” 的痛点堵点,石屏县聚焦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等重点领域,以部门协同为抓手、以流程优化为突破、以服务升级为支撑,推动改革落地生根,让群众和企业尽享办事便利,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出生一件事” 办理时限从4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跑动次数从6 次减至1次,申办材料从20份精简为7份,办理环节从29个优化为2个;工程竣工联合验收 “一件事” 项目审批材料缩减 40%,企业提交材料从至少4套减为1套,验收审批时间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
四、生态法治:法治政府建设与“湖泊革命”同频共振构建异龙湖保护“司法屏障”。石屏县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 “湖泊革命” 攻坚战的工作部署。立足强化法治保障这一关键,统筹谋划推进,精准找准 “湖泊革命” 攻坚战的切入点与着力点。以强化法治保障为重要抓手,紧密围绕湖泊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以及污染治理等核心方面,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各个层面蓄势发力,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工作合力,有力推动异龙湖水质实现稳中向好的积极转变。一是积极配合地方立法工作。石屏县全力配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异龙湖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异龙湖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制定。通过完善相关法规,为异龙湖保护治理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使异龙湖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县公安局持续强化巡逻防控力度,针对影响异龙湖生物多样性、危害生态环境的各类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县法院组建了专业化审判团队,集中承办环境资源管辖案件,实现环境资源案件的专门化、归口审理。同时,积极推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三合一” 的审理模式,促使惩治犯罪、赔偿损失以及修复环境等工作协调统一推进,切实提升环境司法保护的效能。三是大力推进异龙湖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以推进行政执法透明化、规范化、法治化作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持续提升执法人员的规范执法水平。四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充分运用 “魅力石屏”“石屏普法”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出人人关心异龙湖保护、人人参与异龙湖治理的良好氛围,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
五、碳汇创新:“生态司法+屏邑碳票”全国首创县级碳票数字闭环守护绿水青山。2023年发放全州首单县级林业碳票并完成首单县级林业碳票转让交易,使石屏县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县级林业碳票全链条数字化闭环管理的成功范例,“屏邑碳票”也成为全国首张实现全链条数字化闭环管理的县级林业碳票。石屏县人民法院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司法审判工作,将生态修复理念贯穿于环资审判全过程,积极探索林业碳汇融入生态修复的司法实践。在环境资源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被告人购买碳票,用以抵消其生态破坏行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助力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尽快恢复生机。这一方式,不仅是被告人认罪悔罪的具体表现,也对实现 “双碳” 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自2021年以来,全县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纠纷依法得到有效化解,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石屏、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促提升、带发展,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