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乡以“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为目标,以调研破题、标准建设、项目推动、典型引路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绘出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调研破题,科学部署,做美环境。用好大调研契机,围绕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开展调研活动10余场,收集农用垃圾、生活垃圾、秸秆焚烧、污水排放等问题23项,围绕“清、建、管、治”四方面提出有效措施13条。今年以来,投入资金30万元实施河道清理项目,拓宽、清淤河道共计11公里,落实河长制要求,实施常态清河行动24场(次);举办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4场,制定农用薄膜、农药袋管理办法及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明确禁止事项、处罚措施及监督方式,强化落实,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将河道保护治理、秸秆焚烧、环境保护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共识;用好54个党组织和1个宣讲小分队,开展入村入户宣讲22场,有效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标准建设,助农为先,做美田园。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积极争取项目,优先对耕地地力不足、种植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地块进行提升改造。实施土壤改良、取水、集水、输水、节水等设施以及田间道路、农田生态保护等工程,改善耕种条件,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集保障粮食安全、群众增收致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良田”美景。今年以来,争取资金37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亩,正在施工中。
项目推动,分批推进,做美村庄。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绿美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紧密结合,以干部规划家乡为契机,完善村庄规划。通过芭蕉箐、白邑村等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文明村、秀美乡村、厕所革命等项目带动、分批推进,建立“乡党委牵头+村党总支引导+村委会承诺+村民自治”的联动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形成村民自觉拆、合力建、参与管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全乡完成户厕改造1041户、公厕建设29座,入村道路硬化共48个自然村、52.4公里,邑杯勒、小湾子等11个村子相继被省、州、县评为文明村。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美庭院。结合“绿美庭院”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通过全面发动、争创示范、考核评选,从“点”到“面”推广,选树一批家居清洁美、庭院有序美、厨厕净爽美、花木绿化美、家庭和谐美的“五美庭院”,并予以授牌和奖励。同时,鼓励党员干部家庭带头,通过开展“互看、互学、互评、互比”等活动,评选先锋模范典型,营造户户争创“绿美庭院”的良好氛围,逐步让“绿美庭院”建设工作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来,创建“绿美庭院”5户,组织观摩学习4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