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新城乡立足防汛、救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群众,共同筑牢防汛“红色堤坝”。
奏响“学习曲”,强意识强责任。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平台,组织集中学习和培训,党员干部带头学好防汛减灾知识、政策法规及要求,掌握形势、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采取“年轻人帮助老年人、党支部负责村民小组”的形式,向群众科普暴雨天气降雨量超标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严重性。借助微信公众号、“三级微信群”、应急广播等载体每日转发、播放防汛科普知识,确保覆盖每个支部和村寨,全面增强党群防汛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目前,共开展入村入户科普活动22场(次),转发播放防汛知识300余条(次)。
奏响“防范曲”,强部署强落实。制发《石屏县新城乡2023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设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将各级党员干部编入监测组、信息组、调度组、保障组、应急抢险队、信号发送员等7个工作组,形成“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民兵+群众”的防汛减灾应急救援队伍,以“党员先锋突击队”带头,激活乡、村、组三级9个片区、83个网格作用。重点对全乡41座小坝塘、1座水电站以及16个地质灾害监测点和8个防洪灾害监测点加强日常巡查。紧盯五保户、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重点查看居民住房内外环境,详细了解房屋是否有漏雨进水等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妥善转移安置。
奏响“救援曲”,强担当强作为。6月份,芭蕉箐村外路口发生泥石流,新城乡闻“汛”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并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险情稳定后,乡、村、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及时对村庄道路进行清理,为群众排除隐患,畅通道路。同时,通过“党支部包村、党员包户”的形式积极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日常防汛救灾工作,对险情较轻的泥石流、道路塌方等情况积极参与清理。
全乡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有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筑牢汛期灾害抵御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