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乡村振兴】宝秀镇:蓝莓飘香,绘出乡村振兴“莓”好“蓝”图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30 浏览次数:

近年来,宝秀镇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引进蓝莓种植项目,发展现代智慧农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盘活资源绘“蓝”图。宝秀镇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鼓励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帮助种植户纾困解难,协调解决劳动力、产品宣传、销售等一系列难题,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努力推动特色产业增效和群众增收的“双赢”。

宝秀镇小倘甸村党支部主动作为,成功招商引资,引进石屏县佳熠齐兴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以种植高端蓝莓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蓝莓种植选育国外优良品种L5、优瑞卡和F6等,在小倘甸气候适宜、光照充足的条件下,上市早、果肉丰厚,产自云南的蓝莓花青素含量高、口感脆甜,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拓宽就业好“莓”景。产业兴旺,就业稳当。宝秀小倘甸蓝莓基地2024年种植蓝莓70余亩,并配套建设了水肥一体化、蓄水池等附属设施,栽植蓝莓20000余盆,为当地提供固定用工岗位10-15人,季度性用工岗位200-300人,支付本地农民工工资约200余万元。积极探索“党建+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及资源优势,以专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于一体,聚力发展现代农业,蹚出了产业振兴的“新路子”,厚实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让群众“喜洋洋”。

产业赋能促“双”赢。宝秀小倘甸蓝莓种植基地按照现代化农业企业管理和用工标准,对所有工人提供培训,将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民,转变成为有技术、有科学种植理念的高效率产业工人。项目用工方式灵活,既有拿固定工资的产业工人,也有多劳多得的计件工人,因人而异的为务工人员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合理的激励制度极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让当地人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及运营,共同分享胜利的果实,丰收的喜悦,打造产业与群众“共生模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增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下一步,宝秀镇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探索壮大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立足资源优势,增强村级“造血”功能,逐步实现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