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郑营村又上新了筹备已久的景韵轩咖啡终于和我们见面啦!快跟上小编,即刻出发。景韵轩咖啡是一处开在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旁的咖啡空间,在宝秀镇郑营村所在地郑营村游客中心。
沿着石板小径,慢慢步入古朴而静谧的院子,茅草凉亭、木桌木椅,院内草木葱茏,简约精致又返璞归真。
咖啡师喜萌萌还展示了一手拉花绝活,品尝一口,咖啡的苦涩与奶泡的甜腻,在舌尖上交织出一场味蕾的盛宴。除了咖啡、果汁,还有多种精致甜品、小食、餐点等你挑选,入口即化的提拉米苏,软糯绵密的香栗蛋糕,色香味俱全的番茄肉酱意面……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当咖啡遇见乡村,便成了“村咖”。浮生偷得半日闲,闲云野鹤在乡间。“村咖”,主打一个随性和惬意,快来郑营村景韵轩咖啡打卡吧!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郑营
郑营村位于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赤瑞湖畔,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14年,明军平滇后在宝秀镇驻防十二营盘,郑营就是其中之一。600多年来,郑营这一村落受外来古老军屯文化的影响,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逐步积淀形成自身建筑风貌以及特有的乡风民俗。
郑营村内还有两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和一个省级文保单位,宝秀郑营村等你来探访古村落、古民居!
国家级文保单位——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坐落于郑营村内,由陈钧(陈鹤亭)先生创建于1925年,坐南朝北,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牌楼等组成,为二进四合院。祠门为牌坊式,门额上刻有清光绪进士朱家宝书的“陈氏宗祠”;中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高大雄伟。陈氏宗祠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体现了当地宗祠建筑风格。斗拱梁枋、平面,屏门花窗皆精雕细镂,雕刻工艺精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陈氏宗祠见证了郑营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级文保单位——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坐落于郑营村内,建于光绪八至十三年,坐北朝南,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二进四合院建筑,建筑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小木作及装饰丰富,有木雕、石雕、砖雕,木雕最具特色,采用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纹饰及题材丰富,斗拱、梁枋、门窗等构件上多用花鸟、山水、人物、博古、植物、鱼虫瑞兽等内容。建筑彩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且大量采用沥粉贴金、枋、板和门窗上用字画装饰,多为名言警句、唐诗宋词、散文名篇。宗祠的建筑平面布局、庭院空间组合体现了当时宗祠建筑风格,小木作及装修、砖瓦石作、彩画工艺技术精湛,有显著地方特色,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郑氏宗祠见证了郑营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级文保单位——陈氏民居
陈氏民居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西南,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坐南向北,为三进四合院,依大门入内依次是下院、中堂、上院。其房屋均为木石结构,二层走马转角楼。陈氏民居通面阔20米,总进深54.6米,内有房间49间。建筑以门窗雕镂精致见长,天井青石板墁地,整座建筑未经彩绘,显得古朴典雅,具滇南民居典型特征。陈氏家族是当地的望族,陈氏民居是清末商人陈载东宅院,其兄长陈鹤亭(1874-1931),名陈钧,清末进士,辛亥革命后,曾担任蔡锷的参事。陈氏民居于1998年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