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新时代文明实践】哨冲镇:“家长夜校”——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

来源:石屏县哨冲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1-27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1月20日晚,哨冲镇落水洞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47名家长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哨冲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副主任苏毅同志为家长们授课。苏毅同志至今已在哨冲镇政府默默耕耘26余载,她是一位爱岗敬业,争抓实干连续多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的好干部,也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孝顺公婆的好儿媳,更是一位育儿有方的智慧妈妈。

一、为何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一)孩子成长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他们开始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从父母的指令,而是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够得到倾听与重视。如果父母能够成为他们的朋友,孩子便能在遇到困惑、挫折时,第一时间向我们寻求帮助,从而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亲子关系的升华

传统的亲子关系,往往是建立在权威与服从的基础上。父母是高高在上的教导者,孩子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亲子之间情感的深入交流。而当我们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时,亲子关系将变得更加平等、融洽。我们不再是简单的管教者,而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同行者、支持者。这种相互理解与信任的亲密关系,将成为孩子一生中宝贵的财富,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二、成为孩子朋友的阻碍因素

(一)代沟的隔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不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认知观念。我们这一代家长,大多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与孩子这一代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孩子热衷于一些新兴的事物、流行文化时,我们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甚至嗤之以鼻。这种代沟就像一道无形的鸿沟,阻碍着我们与孩子心灵的相通。

(二)忙碌的生活节奏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被各种工作、生活事务所缠绕。家长们忙于事业,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奔波劳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无暇顾及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需求。孩子渴望与我们交流时,我们却总是以“忙”为由将其敷衍过去。长此以往,孩子便不再愿意主动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心事,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三)教育观念的偏差

部分家长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外在表现,将孩子视为实现自己期望的工具。我们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却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对我们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害怕与我们交流,担心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得不到认可,从而关闭了与我们沟通的心门。

三、成为孩子无话不谈朋友的方法。

(一)倾听——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倾听,是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当孩子向我们倾诉时,我们要停下手中的事情,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不要急于打断孩子的话,耐心地听完他们的诉说,哪怕其中有些内容在我们看来是幼稚可笑的。因为对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处境,感受他们的情绪。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理解与接纳时,他们便会更加愿意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心事。

(二)尊重——平等交流的前提

尊重孩子,意味着我们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想法、选择和人格尊严。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要避免使用命令、指责的语气,而是要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他们对话。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即使这些爱好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务正业”,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因为这些兴趣爱好往往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体现,是他们自我价值感的来源。

(三)陪伴——情感交流的桥梁

陪伴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无论我们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参与他们的生活。可以是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时,陪孩子一起阅读一本有趣的书籍;也可以是周末带孩子去户外郊游,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还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与孩子一起欢笑、一起玩耍,成为他们最亲密的玩伴。

(四)分享——拉近彼此距离的纽带

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与他们一样,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困惑。我们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的趣事、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收获,让孩子从我们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同时,我们也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让孩子为我们出谋划策。这种双向的分享,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从而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五)信任——稳固友谊的基石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亲子关系也不例外。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去处理自己的问题。当孩子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即使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失败了,我们也要相信他们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等个人物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是一场充满爱与耐心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去尊重、去陪伴、去分享、去信任,就一定能够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下一步,哨冲将继续深入各村(社区)调研搜集各村(社区)家长、孩子具体情况,重点聆听和关切家长需求,不断丰富授课形式与内容,及时跟踪掌握参学家庭的动态情况并进行研判,将更科学地服务家长,切实助力更多家庭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为孩子营造更加健康的成长空间,共助哨冲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