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山深处弥漫着新生的气息,当土壤散发着苏醒的味道,当泥土里的种子发芽,当“雷公树”抽出嫩叶春天的第一口鲜便有了来处。
牛街镇尼腊村委会渣底村,位于红河岸边,海拔88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100毫米,属于典型的低热河谷气候。
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野菜中的“劳斯莱斯”“树梢上的翡翠”,长蕊甜菜在这里生根发芽,为当地村民带来春天的第一口鲜!
尼腊村委会渣底村野生长蕊甜菜,生长在温暖、湿润、阴凉的沟谷两侧,树旁密林丛生,陡峭异常。
长蕊甜菜又叫“雷公菜”。“雷公菜”学名叫尾球树,其俗称大意是每年春季第一场春雨响雷后,尾球树开始发芽开花,因其营养价值高,是春季稀有的野生时令蔬菜,群众采摘其嫩芽、嫩花用于烹饪美味、甘甜的佳肴,因而得名“雷公菜”。
采摘十分不易,一般取其嫩芽、嫩花。采摘回来的甜菜,制作方法朴素简单,开水下菜,颜色微变即可,佐以食盐和食用油,清甜回甘,汤味鲜美。除了清水煮外,还可加入少量酸菜、肉片、鱼片一起做汤,也可嫩花煎鸡蛋、嫩叶炒腊肉等等,做法灵活多样。
野生的长蕊甜菜产量低、采销时间短、储存运输难,每公斤收购价达100元,不仅为当地群众送来了春日的第一口鲜,还为群众带来了一定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