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08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由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学生组成的推普团队,来到了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哨冲镇,开启了“推广国家通用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这次活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机结合,收获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参与。

01慕善村——寻迹红色热土,赓续民族文脉

沿着历史的脉络,推普团队走进民族风情浓郁、红色底蕴深厚的慕善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在老干部的引导下,团队瞻仰了革命遗址,学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驻足民兵责任区、红领巾岗。走访中,团队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当地语言使用现状。尽管民族语言仍是生活的重要纽带,但普通话已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会说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年轻一代笑着分享他们的切身感受。语言的桥梁,不仅联通了山里山外的世界,更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02推普进村 送教上门——大学生团队助力乡村语言文化发展

为帮助村民更好地掌握普通话,成员们带着实用的学习物资走进村寨,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语言文化推广活动。队员挨家挨户走访,为村民送上很多精心准备的物资,有拼音卡、象形识字图卡、小学 传统古诗文学习集、毛笔、彩笔、画纸、传统文化书籍。手把手教老人认读常用字词,带着孩子们玩拼音游戏,还组织村民一起朗读简单的古诗。“这些卡片很实用”一位彝族阿婆拿着识字卡高兴地说。除了教学辅导,团队还认真记录村民的普通话水平和使用需求。走访中发现,村民普通话基础较为薄弱但学习的积极性高,特别是年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说好普通话。这次活动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实实在在的教学和心贴心的交流。

03文化传承与语言推广的双重使命

语言承载文明,文化滋养心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传承中华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每个人的责任。青年学子尤当勇担使命,既做学习者,更当传播者。普通话的普及架起沟通桥梁,让千年文脉得以延续;文化的浸润则为语言注入永恒活力。乡村振兴路上,"语同音"方能"心相通"。青年要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助力推普;民众当从日常做起,自觉践行语言规范。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