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75720-534
-
发布机构石屏县地震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5-10
-
时效性有效
石屏县地震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根据《石屏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县级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的通知》(〔2024〕—44)文件,为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中共石屏县委 石屏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石发〔2020〕1号)、《石屏县财政局关于印发〈石屏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石财发﹝2023﹞5号)、《石屏县财政局关于印发石屏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石财绩〔2022〕2号)和《石屏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结合石屏县地震局绩效管理工作实际,现将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县级财政安排年初预算项目1个:地震宏观观测经费项目支出5万元。为保障防震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调整预算追加观测井水位异常核实资金支出3万元、地震局工作经费支出5万元、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资金经费1.51万元、石屏县乾阳山地震观测站观测仪器设备购买项目经费支出28.51万元、石屏地震综合观测站附属工程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支出65万元;上级补助2023年省级防震减灾专项经费项目支出7万元。
(一)项目概况
项目一:地震宏观观测经费
(1)项目背景:根据政府“三定”方案职能职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石屏县地震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跟进学习省、州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及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333”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核心业务抓质量、管理工作出亮点”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实抓牢防震减灾工作,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石屏县地震局主要承担着石屏县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及地震应急处置的相关保障工作。对地震监测台(站)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宏观观测数据的能够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财富损失,提高全县防震减灾意识及防御地震灾害能力。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石财预〔2023〕1号文件,下达地震宏观观测经费项目5万元,实际支出项目经费5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执行率达100%。项目资金的使用,保障地震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抓好全县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项目二:观测井水位异常核实资金
(1)项目背景:石屏地处三条断裂带上,北有曲江断裂,南有红河断裂,对石屏影响深远的“建水-石屏”断裂横穿石屏腹地,自有记载以来,红河州6.0级以上地震有9次,其中6次发生在石屏境内或石屏、建水交界。自1940年4月6日大桥地区发生6.0级地震后,石屏82年来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持续多年的地震弱活动状态,与历史地震活动规律形成强烈反差,缺震明显,震情形势严峻。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石屏地震综合观测站内观测井深401.29米,主要观测300米以下深层地下水,距地面水位常年在6米左右,水位观测使用的是使用郑州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S—2000—SWA型水位仪,从2016年2月18日投入观测,观测数据直接入库到云南省地震局云南地震台数据库中,由地球物理研究室地下流体组工作人员跟踪分析,用于日常震情跟踪会商工作中。为尽快查明观测井水位迅速下降原因,排除人为干扰,县水务局与县地震局共同邀请云南省地质观测第二勘察院有限公司到石屏了解初步情况,形成调查方案。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石财预字〔2023〕3号文件,下达观测井水位异常核实资金项目3万元,实际支出项目资金3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执行率达100%。项目资金的使用,为尽快核实水位下降原因,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项目三:地震局工作经费项目
(1)项目背景:石屏地处三条断裂带上,北有曲江断裂,南有红河断裂,对石屏影响深远的“通海—石屏”横穿石屏腹地,自有记载以来,红河州6.0级以上地震有9次,其中6次发生在石屏境内或石屏、建水交界。自1940年4月6日大桥地区发生6.0级地震后,石屏82年来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持续多年的地震弱活动状态,与历史地震活动规律形成强烈反差,缺震明显,震情形势愈发严峻。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2年6月6日石屏乾阳山地震观测站附属工程竣工后,全面投入使用,目前安装有VP宽频带倾斜仪、水管仪等设备共8套。今后省地震局将安装更多的地震观测设备到观测站,由于缺少资金聘请安保人员,观测站暂时无人看守,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加,设备被盗窃或人为损坏的风险愈加突出,急需聘请人员对观测站进行看守。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石财预字〔2023〕83号文件,下达地震局工作经费项目5万元,实际支出项目资金5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执行率达100%。项目资金的使用,保障各地震台站和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项目四:2023年省级防震减灾专项经费项目
(1)项目背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石屏县地震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跟进学习省、州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及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333”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核心业务抓质量、管理工作出亮点”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实抓牢防震减灾工作,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一是保障地震 监测仪器正常运行,确保监测台网(站)运行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强观测资料的动态跟踪分析与会商研判及短临预测工作。对本行政区正常观测的各测项资料每天处理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核实分析与上报,重大异常核实上报不超过24小时,严格执行宏微观异常零报告制度,上报宏微观零报告各不少于44份。三是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培训教育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四是加强观测资料跟踪分析与研判,全年上报宏观异常零报告不少于40份。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防震减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红财资环发〔2023〕38号)文件,下达2023年省级防震减灾专项经费项目7万元,实际支出项目资金7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执行率达100%。项目资金的使用,保障地震局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抓好全县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项目五: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资金项目
(1)项目背景:石屏县地震局紧紧围绕县委“333”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核心业务抓质量、管理工作出亮点”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实抓牢防震减灾工作,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主要保障防震减灾工作正常开展的日常开支,维护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正常运转,提高全县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石财预调整〔2023〕1号文件,下达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资金1.513万元,实际支出项目资金1.513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执行率达100%。项目资金的使用,保障地震局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抓好全县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项目六:石屏县乾阳山地震观测站观测仪器设备购买项目
(1)项目背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石屏县地震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跟进学习省、州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及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333”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核心业务抓质量、管理工作出亮点”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实抓牢防震减灾工作,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该项目属于上级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因财政资金困难,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款项,主要用于石屏县乾阳山地震观测站购买地震专业仪器3套,太阳能供电系统1套,安装防雷、接地网系统1套,项目已于2023年3月底前完工。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石财预字〔2023〕1号文件,2023年拨付项目经费28.51万元,实际支出项目资金28.51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执行率达100%。项目资金的使用,保障石屏县乾阳山地震观测站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抓好全县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项目七:石屏地震综合观测站附属工程建设项目等
(1)项目背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石屏县地震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跟进学习省、州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及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333”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核心业务抓质量、管理工作出亮点”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实抓牢防震减灾工作,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该项目属于上级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因财政资金困难,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款项,主要用于石屏县地震综合观测站附属工程建盖观测站洞体观测项目洞口观测房、观测站内站面硬化、物资仓库、发电机房,项目已于2023年底完工。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石财预字〔2023〕6号文件,2023年度拨付项目经费65万元,实际支付项目资金65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执行率达100%。项目资金的使用,推进石屏县地震综合观测站附属工程建设,保障地震监测仪器正常运行,全县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正常开展。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按照全国、全省、全州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规划,负责统一规划全县地震台网(站)及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全县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全县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2、阶段性目标:维护管理乾阳山地震监测台,确保观测数据质量;提高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逐步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提升地震趋势研究水平;维护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正常运转。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职责情况。石屏县地震局负责统一规划全县地震台网(站)及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全县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全县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震情监视跟踪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等工作。
2、资金管理情况。项目经费收支严格遵守项目有关管理办法和县地震局财务管理等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制度可依,在制度管理的范围内执行。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原则、适用范围、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项目经费规范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目的:通过绩效评价工作,对资金使用情况、日常组织管理情况、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的自我衡量,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对象:石屏县地震局。
范围:2023年度石屏县地震财政拨款支出项目。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原则:围绕绩效目标来进行,事前设定目标、事中监控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评价目标完成情况。
2、依据:根据《中共石屏县委 石屏县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石发〔2020〕1号《石屏县财政局关于印发〈石屏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石财发﹝2023﹞5号)、《石屏县财政局关于印发石屏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石财绩〔2022〕2号)和《石屏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
3、评价指标体系:在预算系统编撰项目库预算绩效目标时,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按照项目类型、功能科目等情况分类查找合适本单位的预算绩效指标。
4、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以绩效评价报告的形式体现,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按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的逻辑模型,设定决策、过程、产出与效益效果等一级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下各设定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及其分值。总分一般设置为100分,等级一般划分为四档: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5、评价抽样:抽取项目实施部分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绩效运行监控,确保项目按照年初预定目标稳步推进。按照县财政局要求填报项目自评情况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和依据。
1、收集整理项目自评资料;
2、撰写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从整体上看,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自评得分100分,自评等级为“优”,其中:预算执行率≥100%,自评分100分﹔产出指标:已完成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间指标三级指标值情况,实际完成值达95%以上,自评分50分﹔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值已达年度指标值,提高全县防御地震灾害能力,实现年度绩效目标,自评分30分﹔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达90%以上,自评分20分。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1.抓好震情跟踪会商。及时请示汇报工作情况,密切关注震情形势。及时进行工作研究,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制定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抓好震情跟踪工作。坚持周、月、年会商和紧急情况会商制度,随时关注震情变化。截至目前,2023年组织周会商39次、月会商10次、形成震情周报39期,震情简报10期,年度会商报告1份,并上报有关领导和部门。
2.加强宏微观监测管理。强化现有的石英水平摆、流体中层水温、静水位、测震、强震、GNSS、气象三要素等观测设施的管理维护,对分布在宝秀、坝心、龙朋的强震台进行巡查管护,党的二十大期间尤其加密了各台站的巡查和管理,9月29日印发了《关于印发石屏县地震局2023年国庆及党的二十大期间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石震发〔2022〕5号)。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按时检查观测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观测资料收集、处理和上报,定期检查维护监测仪器,无迟报、漏报、误报,保证数据的连续可靠,较好地完成短波电台通讯和地震数据传输。做好仪器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及监测站点环境保护工作,仪器运行和数据连续率在99%以上。开展监测设施运维管理38次,定期到13个宏观测报点进行指导,定期到宏观测报点检测背景值,开展宏观异常调查核实上报1次。
3.全面提高群测群防能力。群测群防是监测预报工作中级其重要的一个环节,9月5日,县地震局组织召开了2023年宏观测报员培训会,全县13个宏观测报点测报员参加培训,宏观异常识别能力显著提高。9月29日,组织11家安装了地震预警终端的单位管理人员参加州地震局召开的地震预警终端培训会,并结合实际向终端管理员提出了相关要求,确保地震预警终端高效投入使用。
4.做好地震灾害预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和省、州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联席会议精神,着眼于“防大震、救大灾”,大力弘扬“坚韧不拔、善作善成”的石屏精神,全力做好地震安全保障,绷紧安全之弦,筑牢思想防线。我局积极统筹部署,安排培训和采集,共采集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设施887条,其中,新建房屋691条,加固196条,已全面完成2023年度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任务。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年初预算编报前,根据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情况,制定未来工作计划提出资金需求方案,设立相应绩效目标,并经局党组审核、研究后上报。项目申报成功后,根据当年项目经费,进一步修改完善资金使用方案及绩效目标。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石屏县地震局2023年度实施管理的县级预算项目1个,均正常运转,未出现偏离绩效目标情况。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主要反应当年地震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针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进行绩效评价。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完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评价考核相关工作。重视绩效跟踪检查工作:一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整改,确保绩效目标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绩效目标。二是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原则、适用范围、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运行。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绩效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部分组成,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但从目前管理现状看,绩效管理的整体性上还有差距,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2.对现行的预算绩效管理不适应。随着财政改革步伐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在财政改革中的地位与角色更加凸显,而当前绩效管理没有成熟模式,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工作经验,容易在绩效管理工作中产生各种错误,导致绩效管理结果出现偏差。
七、有关建议
建议安排绩效管理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我局将按财政部门要求及时上报项目绩效自评材料,并在规定时限内在石屏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石屏县地震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每个项目一张)
石屏县地震局
2024年4月28日
附件【附件5:石屏县地震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统计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