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75912-365
-
发布机构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4-21
-
时效性有效
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工作职责
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主管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科学技术及畜牧业,综合管理全县种植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科学技术和生态农业、兽医医政、兽药药政管理、种畜禽管理、饲料管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管理以及动物病原微生物安全监督管理,担负着全县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及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机构情况
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属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单位。下属事业单位共14个,其中: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13个,即石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石屏县农业环保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石屏县经济作物推广站、石屏县植保植检站、石屏县种子管理站、石屏县农村经营管理站、石屏县渔业管理站、石屏县农机管理工作站、石屏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石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石屏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石屏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石屏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个,即石屏县良种场。
(三)人员情况
人员情况石屏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2022年末人员编制167人。其中:行政编制28人(含行政工勤编制6人),事业编制139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2022年年末实有在职人员162人,其中,实有行政人员28人(含行政工勤人员5人),事业人员13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离退休人员115。其中:离休0人,退休115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2022年部门年初结转和结余1,282,138.22元,收入114,301,293.28元,支出114,688,689.26元,年末结转结余894,742.24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83,538.68元。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4.93%;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5.07%。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83,834,877.69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0,098,277.05元,下降19.34%,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为本年度开展项目因为财政资金较为紧张不能及时清算。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业生产发展、动物防疫、生猪外调、防灾,农机购置补贴等。
(三)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383,760.0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411,180.00 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00,000.00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无新车购置计划。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274,010.0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84,000.00 元,主要原因为厉行节约,减少开支;公务接待预算支出109,750.0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127,180.00 元,主要原因为厉行节约,减少开支且近年接待较少。
2022年“三公”经费决算支出266,352.14元,与上年对比121,787.13 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09,242.48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无新车购置计划;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258,505.14元,与上年对比增加92,127.35 元,主要原因为我单位项目均在乡镇实施公车使用较多,本年异龙湖治理项目中公车使用较为频繁;公务接待支出7,847.0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4,672.00 元,接待批次23次,与上年对比减少4批次,接待人数,159人与上年对比减少64人,人均支出122.61元与上年对比增加66.47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资金较为紧张部分接待费尚未清算。
三、资产管理情况
2022年末资产236,785,707.6元,比上年增加47,841,943.08元,其中:货币资金10,993,491.13元,比上年减少1,839,473.93元,主要原因为上年度结余资金主要为收取施工方履约保障金和质量保证金;车辆5,870,054.56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76,269.02元,主要原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理站购置新公务用车;在建工程144,241,191.11元,与上年对比增加49,484,307.99元,主要原因未上年度基建工程在本年度完工尚未转成固定资产,本年度新增在建工程项目。
2022年末负债为5,610,314.84元,比上年增加147,963.71元,其中,借款4,949,866.58元,与上年对无变化;应缴财政款660,448.26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47,963.71元,主要原因为收取的土地流转金按两年一交,部分流转金尚未缴库。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6.6亿元,同比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7993元,同比增长6.6%。2022年全县完成粮食总播种面积39.19万亩,粮食总产11.90万吨。
(二)农产品稳定供给
突出抓好蔬菜、规模养殖、水果、生物药材等四大产业。一是年内全县可完成水果种植面积25.80万亩,产量24.40万吨,产值9.16亿元。二是完成蔬菜种植面积36.50万亩,产量98.80万吨,产值11.04亿元。三是规模养殖。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74.1万头。肉牛出栏4万头,肉羊出栏9.5万只,家禽出笼214万只。实现肉类总产7.1万吨,禽蛋产量1.1万吨。四是生物药材。2022年,我县生物医药累计种植面积实现种植面积1.87万亩,产量0.059万吨,产值0.33亿元。
五、主要要做法和成效
(一)推进云南省重要的绿色果蔬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一是抓实“绿色(有机)”认证培育绿色产业。目前全县“三品一标”有效产品认证总数84个,居全州第二,其中异龙湖流域(异龙、宝秀、坝心)“三品一标”有效产品认证总数44个(绿色29个,有机10个,无公害4个,地标1个)。2022年红河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数24个,其中绿色食品新认证数17个,有机农产品认证7个。目前已完成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已报北京等待评审颁证的绿色食品23个,报州绿办审核的8个,可以超额完成任务。同时抓好产品绿色(有机)认证后的监管工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做好2022年云南省 “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征集活动及“10大名品”申报认定工作。石屏县湖东杨梅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鑫湖东”牌杨梅列入2022年云南省“十大名品”(水果)第8名,石屏县湖东杨梅专业合作社、石屏润龙果蔬有限公司、石屏欣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石屏县黄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4家企业被列入2022年云南省 “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名单。
三是大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申报创建工作。石屏县被列入2022年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建设名单,争取项目资金481万元。
(二)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
成立助企纾困服务指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分解细化每项纾困扶持措施,定期走访有关企业,调研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帮助协调解决有关企业提出的建设用地紧缺、缺少科技研发人员、融资难等问题。2022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5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一般龙头企业25户,现价总产值171979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一共9258个,农产品加工现价总产值1663437万元。
(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推进全县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工作。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工作中积极推进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工作的有序开展。指导17家规模企业投入研发经费统计上报,投入总量为8183.2万元。二是开展企业申报工作,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组织5家企业通过申报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方案,2022年石屏尚古堂豆制品有限公司通过评价申报入库培育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4月组织有关企业参加省高新企业促进会和州科技局联合举办的高企申报一对一辅导培训,为入库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下基础,组织石屏尚古堂豆制品发展有限公司申报云南省拟上市(挂牌)后备金种子企业。四是、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省、州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组织企业报名参加2022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石屏县联瑞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申报云南省众创空间认定,目前以接受过州科技局和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织石屏县芯和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红河州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工业大学王平教授专家工作站,组织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申仕康教授为团长的云南省石屏县甜菜产业科技特派团申报。扎实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完成牛品种改良5800头,猪杂交改43200胎次。加快推进石屏县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四)大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以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截至2021年底,石屏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7.34万亩,2022年上级下达高标准农田任务5.52万亩,计划投资8280万元,其中:开工在建面积2.87万亩,完成招投标面积2.65万亩,已于9月底全部开工建设。实现全县9个乡镇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全覆盖。全县现有农村住宅84399宗,住宅面积1437万平方米,户均145.2平方米,人均49.6平方米。截至2022年9月止,全县共受理农村宅基地审批申请2081份,已审批407宗,审批面积55101.31平方米,其中:原址翻建238宗;改扩建20宗;易址建新拆旧86宗;分户新建63宗,审批宗均面积135.38平方米。
(五)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调种植结构。2022年异龙湖流域种植业结构已调整优化面积5.42万亩。
二是加大化肥农药减量力度。一是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制定印发《异龙湖流域肥料经营管理办法》,更新发布2022年异龙湖流域16个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截至目前,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27场800余人次;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3695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12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3800亩,在太岳村实施100亩莲藕化肥减量核心示范区;开展“稻+”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九大高原湖泊革命,吴家庄试验种植40亩多年稻及巨人稻。二是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制定印发《异龙湖流域农药经营管理办法(石农科规〔2021〕1号)》,发布病虫情报11期,确定32户农药使用监测调查名单,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11期1010人次、田间技术指导1200人次,发放资料5800余份、粘虫板5500份、生物农药等低毒农药4070包;对流域内76余户农药经营门店开展安全使用农药风险排查及安全用药宣传,开展农药监督抽样15个,发放粘贴《禁限用农药名录》20余份,《致全省农药经营者的一封信》70余份,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宣传画300余份;推广高效植保器械(电动、静电喷雾器)84台,正在实施8个加密监测网点建设和安装异龙湖北岸太阳能杀灯300台,完成稻谷、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11.83万亩次、统防统治9.17万亩次。三是持续加强农资市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农资市场。2022年截至目前,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07人次,监督检查异龙湖流域农资经营164户次,查处违规经营8户,已办结案件6件。
三是推动土地流转。异龙湖流域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共培育家庭农场127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4家),辐射带动异龙湖流域2500户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
四是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认真贯彻落实《石屏县加强异龙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监管工作方案》,加强禁养区日常巡查检查、联动执法、社会监督等长效监管机制,禁养区内清退规模养殖场无复养和新建,确保禁养区内畜禽养殖禁养成果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
(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两污”治理和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
一是推进全县农村厕所革命。2022年我县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为新建卫生公厕89座、卫生户厕7200座。截至目前,卫生公厕开工89座,完工89座(其中,异龙湖流域公厕开工53座,完工53座);卫生户厕开工7155座,完工6967座(其中,异龙湖流域户厕完工4439座)。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建设资金3515.92万元,其中,公厕资金890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户厕资金2625.92万元(中央资金1170万元,省级资金241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214.92万元),现已全部下达乡镇。
二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10月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14933人次,清理村内水塘590口,村内沟渠、河道、排污沟等699千米,村内淤泥1925.1吨。清理残垣断壁904处、农村生活垃圾21649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701.85吨。
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通过城乡一体化、镇村一体化和就近处理方式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截至目前,城乡一体化治理乡镇5个,镇村一体化治理乡镇4个、村庄192个,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数量共578个(红河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下达石屏县任务为449个),设施覆盖率达64.4%,9个乡镇镇区和异龙湖周边村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
四是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县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3.48%,收集处理率22.61%。投入项目资金2400万元,实施《石屏县异龙湖流域内坝心镇片区村庄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对流域内坝心镇白家寨、大坡脚等11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同时,积极推进异龙湖流域农村雨污管网完善及配套工程(一期)实施,截至目前,共完成管道安装铺设92.17公里。
五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县级统筹资金3900万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已建成龙港村、大平地村、桥头村、小水村、三家村、水尾村等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按照重点打造、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要求积极实施美丽村庄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84个村庄获评美丽村庄称号。
7.推进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实施全产业链兴农行动。2022年全县实施农业生产、林业改革发展、农田建设、产业帮扶等产业类项目18个,安排资金8842.17万元,占资金规模的62%,安排200万产业帮扶资金对有产业发展需求和条件的低收入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实现农村实用技术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中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农户全覆盖,对脱贫户中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三类监测对象中有产业发展条件意愿的农户全覆盖。 二是强化覆盖带动。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联结机制,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人口7651户31788人、三类监测对象449户1361人。三是实施政策保障惠农行动。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且整户无劳动力的脱贫人口、部分低收入人口,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良农民一次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草原生态补助,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低,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后的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运输、销售、管理等比较薄弱。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水利条件差,农业生产大量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四)农业科技转化率低,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五)产品交易市场不足,严重影响产品交易和市场秩序,如杨梅的市场交易难已成一大难题。
(六)机构改革后,农村人居环境及农村宅基地管理等职能增加,工作要求更加严格,农业科技人才建设步伐滞后,严重缺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七、改进措施和相关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项目单位及科室之间组织协调配合。
(二)根据各级绩效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目标为向导,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科学编制农产生产发展专项和涉农整合资金项目实施方案(计划)。
(四)完善相关制度,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7日
附件【2023-2025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xls】
附件【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