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75502-382
  • 发布机构
    石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5-23
  • 时效性
    有效

2019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科普宣传要点

一、化妆品基本知识

 (一)化妆品定义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化妆品定义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二)化妆品分类

  我国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将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两类进行管理。

 特殊用途化妆品主要包括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为了达到上述功效,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添加某些功效成分,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因此,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后方可上市销售。

  除了特殊用途化妆品,其他的都属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在省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号后方可上市销售。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需在实行全国统一备案管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号后方可上市销售。 

 (三)化妆品产品属性

  消费者可通过定义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是化妆品,其必须是日用化学品,且同时符合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部位的限制要求。功效宣称超出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使用方法超出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的产品,以及采用口服、注射等不符合定义规定使用方式的产品,均不属于化妆品。

  化妆品是供大众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涂抹到人体表面的起到改善、防护、美化和修饰作用的产品,产品作用效果较为温和,符合化妆品相关法规规范要求,安全性较高,适合消费者日常使用。而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和再塑。需要由经过培训的、有资质的人员在特定的场所(一般为医院、诊所)对患者实施治疗或辅助治疗,和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有本质不同,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区别。

几类易混淆的产品:

  1.美容针:使用方法为注射,使用部位为体内,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2.美容胶囊:使用方法为口服,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3.花露水:若花露水使用目的为芳香、清凉、去屑止痒则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若具有消炎、驱蚊等效果宣称的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4.洗手液:使用方法为涂擦后以清水洗净,使用部位为皮肤表面,使用目的为清洁皮肤,符合化妆品的定义,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若具有抗菌功效宣称的就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5.精油:使用方法为涂擦,使用部位为人体表面,如果精油产品宣称具有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等功效,则属于化妆品。如果精油产品宣称具有医疗效果,则不属于化妆品。

 (四)化妆品和药品的区别

从使用目的来看,化妆品以清洁、美容修饰为主;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从使用方式来看,化妆品仅可外用,药品可包含外用、内服、注射,甚至是放射作用。化妆品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一般来说,要求在正常以及合理的、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五)化妆品禁用成分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禁用物质是指不能作为化妆品生产原料即组分添加到化妆品中的物质。而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由于技术上无法避免原因,通过原料如色素、颜料或生产及储存过程作为杂质带入化妆品时,国家有限量规定的应符合其规定;未规定限量的,应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确保在正常及合理的、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六)化妆品保存注意事项

  怕晒:阳光或灯光直射处不宜存放化妆品。光线照射会造成化妆品水分蒸发,某些成分会失去效力,紫外线照射会使其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出现膏体干缩、油水分离等现象,影响了原有功效。

  怕冷和热:大家千万别把化妆品冷冻保存,冬天也不宜将它长期放在寒冷的室外,冷冻会使化妆品发生冻裂现象,解冻后还会出现油水分离、稳定性变差。而过热的环境会使化妆品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缩短它的保质期。

  怕潮:有些化妆品中含有蛋白质,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如果包装使用的是铁盖玻璃瓶,受潮后铁盖容易生锈,腐蚀化妆品,使其变质。

  怕脏:化妆品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旋紧瓶盖,最好避免直接用手取用,或取用时注意手部卫生,如果一次取多了,也别再放回瓶中了,以免细菌等微生物侵入繁殖,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

二、化妆品标签

  (一)化妆品标签内容

  化妆品标签的相关法规主要有国家标准GB 5296.3《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及《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标签上基本内容包括:

  国产化妆品标签: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成分、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号(仅特殊用途化妆品)。

  进口化妆品标签:产品名称、原产国、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和地址、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号或备案号。

 (二)化妆品批准文号和备案号

特殊用途化妆品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获得产品的批准文号;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须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须在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并取得备案电子凭证。

  以上批准文号、备案电子凭证就是化妆品的身份证明,批准文号需标注在产品的包装标签上,备案电子凭证的备案编号虽未要求标注在产品的包装标签上,但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

  特殊用途化妆品文号示例:国妆特字G+4位年份+4位顺序号(国产化妆品)、国妆特进字J+4位年份+4位顺序号(进口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号示例:省份简称+G妆网备字+4位年份+6位顺序号(国产化妆品)、国妆网备进字+省份简称+4位年份+6位顺序号或国妆网备进字J+4位年份+4位顺序号(进口化妆品)。

  我们在查询化妆品的身份证明时,要看清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产品详细信息,不仅是注册、备案信息,还要关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外包装等是否相符合。目前国产及进口化妆品的注册及备案信息均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通过产品名称、批准文号或备案号查询。化妆品的抽检信息也会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各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公告。

 (三)读懂化妆品标签的保质期

  化妆品标签的保质期可选择下列两种方式标注:1)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需要注意的是,化妆品标注的保质期都是在未开封的情况下的保存期限。开封后产品会与空气直接接触,保质期就会相应缩短,在使用时要多留心。

  有些进口产品标签上会有一个开了封的小罐头图标,图标上有“6M”或“12M”的字样,它的意思就是表示开封后的6个月或者12个月内是最佳使用日期。

三、化妆品不良反应

  (一)化妆品不良反应定义

  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

 (二)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

  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有:光接触性皮炎、化妆品接触性唇炎、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

 (三)产生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原因

  导致化妆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化妆品本身,产品配方可能含有酒精、香精或芳香的植物提取物等刺激皮肤的成分,皮肤对配方中某种成分或成分组合过敏。另一方面,化妆品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也是重要因素,使用了不适合自己的皮肤类型仍然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四)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正确应对

  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任何安全问题时,应该第一时间停用产品,避免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就诊,向医生征求意见,建议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完整包装,以便做皮肤斑贴试验,同时配合医生采集信息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购买化妆品后请您保留好购物票据、使用的化妆品及外包装。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范围不包括使用假冒伪劣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您怀疑购买了假冒伪劣化妆品,请拨打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