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科技管理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90324-124
  • 发布机构
    县植保植检站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7-27
  • 时效性
    有效

石屏县当前大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石屏县植保植检站                                   2018726                                            

 

 

 

       由于今年种植节令较往年推后,大春农作物栽种普遍推迟。目前,坝区水稻普遍在乳熟期,山区早栽水稻已进入齐穗期;玉米生育期普遍在抽穗期~灌浆期;进入7月来,我县出现连续降雨天气,夜雨昼晴或白昼阴至多云间阵雨,并出现强降雨伴随大风过程,对大春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及流行十分有利,稻飞虱、稻瘟病、水稻细菌性病害、纹枯病、稻螟虫、玉米叶斑病等主要病害陆续进入为害阶段,部分乡镇局部田块出现明显受害。

    一、当前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水稻病虫害

截至724日,全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3.466万亩次,防治面积17.97 万亩次。

1、稻瘟病:发生面积0.08万亩次,发生区域为异龙、龙朋、龙武、哨冲等乡镇,多为零星发生,有扩散蔓延趋势,在老病区、云恢290等优质稻种植区有部分田块已经出现稻叶瘟发病中心,个别田块出现急性型病斑, 724日异龙镇六家山村田间调查:面积约0.5亩,病情指数8.34,病叶危害率35.1% 

2、水稻螟虫:发生面积1.205万亩次,防治面积为3.69 万亩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区域为全县各乡镇。 

3、稻飞虱:发生面积1.906万亩次,防治面积为5.78 万亩次,中等发生程度。发生区域为全县各乡镇。

4、水稻细菌性病害(细条病、白叶枯病):以白叶枯病发生为主,中等偏轻发生,发生0.012万亩次,防治2万亩次,主要发病区域:宝秀镇、新城乡、龙武镇。

 5、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0.25万亩次,防治2.5万亩次,主要发生在宝秀镇、异龙镇,平均病丛率0.06%、病株率0.04%

(二)玉米病虫害

截至724日,全县玉米病虫害累计发生3.3万亩次,防治4.99万亩次。

1、玉米病害:中偏轻发生,主要以锈病,大、小斑病发生为主。

2、玉米虫害:主要以蚜虫、地下害虫发生为主。

二、中后期大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主要预测依据:

一是7 -8月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利于叶瘟、穗颈瘟等病害发生;二是偏施氮肥田块利于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发生;三是7月下旬到8月是我县水稻、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集中突发危害期。  

1、稻瘟病:叶瘟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穗颈瘟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万亩次。前期水稻田间稻瘟病发病品种主要以楚粳系列、云恢209为主的优质水稻品种、杂交稻感病品种组合为主,主要发生在山区、半山区常规稻品种及杂交稻感病品种种植区域。

2、纹枯病:中等发生,主要发生区域:杂交稻种植区及部分常规稻种植区。  

3、水稻细菌性病害(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5万亩次。目前宝秀镇、龙武镇、新城乡已经零星发生,随着大雨、暴雨天气的增加,对细菌性病害发生传播更有利。

4、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生面积1.5万亩次。此病在我县连年发生,主要原因是田间菌核量大,建议在水稻分蘖末期或破苞抽穗期,凡是长势茂密、偏施氮肥的田块普遍防治。

5、稻飞虱:迟栽水稻种植区要密切注意后期褐飞虱的迁入,做好田间发生动态的调查,及时控制褐飞虱危害。

6、水稻螟虫(二、三化螟):总体中等程度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全县水稻种植区。 

7、玉米病虫害:玉米灰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锈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万亩次。这几种病害在田间多为混合发生。虫害以玉米螟虫、玉米蚜虫为主,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8、经作病虫害:烤烟病虫害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发生面积6.4万亩次,其中病害主要以烟草赤星病、病毒病、炭疽病、黑胫病、野火病为主;虫害以烟蚜、烟青虫为主。甘蔗病虫害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次,主要以绵蚜、螟虫为主。蔬菜病虫害预计虫害中等发生,病害中偏重发生。面积10万亩次。蔬菜病虫以十字花科叶斑病、白粉病、霜霉病、小菜蛾、菜青虫、烟青虫、斑潜蝇为主。水果病虫中等偏重发生,主要以柑桔螨类、潜叶蛾、蚧壳虫及实蝇为主。

8、农田草、鼠害:预计农田鼠害中等发生;草害中等发生。预计农田鼠害中等发生,发生面1万亩;草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

     三、农作物病虫害中后期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乡镇要把以病虫害防控为中心的中耕管理工作落实在行动上,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扎扎实实抓好农作物中后期病虫防控工作。

2、抓实统防统治,落实防控责任:以“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的实施为契机,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组织好病虫防治所需的高效低毒农药及防治药械的储备供应。 组织召开水稻穗期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及防治现场会。

3、做好培训,及时指导防控:各乡镇农科部门要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掌握田间病虫消长动态,要利用村室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把病虫发生及防治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适时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及防控培训工作,指导广大农户开展大面积防治工作。

4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病虫发生特点,应及时做好应急防控工作:在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前提下,采用农业、生物、物理、性诱剂和化学药剂等各种措施,适时开展防治。重点是抓好化学农药统防统治,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防治,确保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1)稻瘟病:要求在水稻破口期或抽穗5%的时期用75%三环唑50/亩兑水50公斤喷雾,以后视病情发展、天气情况,在齐穗期再补喷一次,以确保防治效果。

2)稻飞虱:可选用25%噻嗪酮(稻虱净)可湿性粉剂+敌敌畏乳油或毒死蜱乳油+吡虫啉乳油(粉剂)等药剂,

3)螟虫:孕穗期亩用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或18%杀虫双水剂250毫升兑水50公斤,或40%毒死蜱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进行防治。

4)细菌性病害:亩用5%菌毒清200或叶枯唑150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5)纹枯病:选用井岗霉素防治。

6)玉米病虫害:选用苯醚甲环唑类农药防治。

 

 

拟稿:李红芹         分析:测报组        审核、 签发:何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