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科技管理信息公开
  • 索引号
    spzbz/2024-00000
  • 发布机构
    石屏县植保站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1-14
  • 时效性
    有效

石屏县2019年度小春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根据今年小春作物的种植结构、品种布局,主要推广的农技措施,结合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及今冬明春气象预报综合分析, 2018年我县小春粮食生产冬季农业病虫、草、鼠害发生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31.6万亩次。

一、小春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1、小麦锈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2、白粉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其中小麦白粉病1.8万亩次,油菜白粉病0.7万亩次);

3、豌(蚕)豆叶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4、豌(蚕)豆锈病:预计中等发生,预计发生0.5万亩次;

5、马铃薯早、晚疫病、环腐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6、冬茨菇的黑粉病、蚜虫: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7、蔬菜病虫害: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次,其中病害3万亩次,虫害4万亩次。(十字花科以黑斑病、软腐病、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蚜虫等为主;茄科以晚疫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白粉病、辣椒疫病、根腐病、斑潜蝇、棉铃虫、斜纹夜蛾等为主);

8、豌(蚕)豆斑潜蝇:中等发生,预计发生0.5万亩次;

9、地下害虫: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次,主要发生在冬马铃薯种植区;

10、小春作物蚜虫:从今年的蚜源来看,有蚜株率3090%,百株蚜量20012000头,平均百株蚜量2255头。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不大。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3万亩次(其中小麦1.5万亩次,油菜1.3万亩次,豆类蚜虫1万亩次,蔬菜蚜虫3.5万亩次);

11、农田、旱地杂草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次;小春鼠害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发生重点区域是薯类、小麦种植区。 

二、主要病虫发生预报依据

1、随着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且种类繁多,病虫害发生复杂多样,同时也为农田鼠害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源。  

2、小麦品种多年种植,抗病品种更新速度慢,抗病性减退,致使田间病虫源基数大,遇气候条件适宜,即暴发流行。

三、防治意见

1各级党政、农科部门要根据小春作物种植结构特点,抓好小春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尽早在思想,技术和物资上做好准备,保障小春作物安全生产,夺取小春作物丰产丰收。

2、各乡镇农科部门要固定专人,定期深入田间,进行病虫调查分析及时准确地提供病虫情况和反馈信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在组织开展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加强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力度,积极示范推广杀虫灯、黄蓝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根据当地小春作物病虫发生,小麦锈病注意抓好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三个关键时期的防治,一旦发现有中心病株的田块应及时做好防治。13月重点抓好油菜、小麦蚜虫防治工作;3月中旬至4月下旬重点抓好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蚜虫的防治。

  

 

拟稿:李红芹        审核:集体会商          签发:何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