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村振兴工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91437-236
  • 发布机构
    石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3-15
  • 时效性
    有效

脱贫致富领头人,愿作尘泥更护花——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许海清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石屏县异龙镇阿希者村党总支书记许海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表彰。

40岁的许海清是石屏县异龙镇最年轻的村党总支书记,任阿希者村党总支书记10年来,凭着一股不怕输的韧劲,他带领全村1121人把荒山变果园,闯出了一条靠山区经济林果带动、绿色生态、文明幸福的小康路。

走出大山,才能发家致富1998年初中毕业的许海清,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阿希者村最年轻的党员。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走出大山,去闯一闯、拼一拼,把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带回来,与乡亲们一同发家致富。”1999年,20岁的许海清离开家乡,独自一人来到省城昆明打拼。2006年,他拿出积攒的3万块钱做起了水果生意。几年下来,凭着艰辛的劳动,诚实守信的经营,海清不仅赚到了钱,还学到了很多水果种植和营销知识,成了水果行业的行家里手。

抓好经济,才能说话硬气“经济抓不好,就没有凝聚力,说话不硬气,啥事也办不成。”闯出致富路的许海清并没有忘记当初加入党组织时的决心和许下的诺言。2007年,许海清回到了阿希者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阿希者村山高坡陡沟深,常年缺水,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村民增收困难,群众贫困。经多方考察、学习,他把江浙沪一带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红桃品种引进家乡。3年后,成功试种出阿希者“红桃皇后”。这一年,仅200亩红桃一项就收入了20多万元。2010年,就在许海清水果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他毅然挑起了阿希者村党总支书记的重担,践行着“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的铮铮誓言。看到红桃种植带来的效益,许多群众纷纷上门请教。海清书记如数家珍一样手把手从打塘、育苗、施肥···等耐心讲起,同时为村里争取了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为种植红桃的农户提供每亩1500元的补助,降低种植成本。10年来,全村共发展红桃种植6000余亩,实现年产值1200余万元。不仅如此,还利用成片桃花林延长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2016年全村124461人贫困户如期脱贫,阿希者也成为了全县第一批脱贫出列的贫困村。

拔除穷根,才能脱贫致富2016年,阿希者村被确定为县里脱贫致富的示范点,各项工作接踵而来。作为总支书记的许海清,起早贪黑,主动挑起了动员群众、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督促施工等重担。圆满完成了阿希者精准扶贫示范村及蜜蜂洞脱贫致富奔小康示范点建设项目,阿希者村安全饮水、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看到这些村庄环境的变化,海清没有高兴起来,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酗酒成风······这些陈规陋习,让群众一年辛苦的收入打了水漂。必须拿出硬招,管住这些不良风气,群众生活才能真正好起来。在村党总支组织下,阿希者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严格规定红白喜事操办。在全县组建第一支村级“巾帼连心志愿者服务队”,进村入户,收家扫地,让文明种子生根发芽。仅客事一项,每年便为群众减少支出5000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不到3000元,增加到如今的14000元。

昔日贫穷落后的阿希者村,在许海清的带领下,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世外桃源,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省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