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落实“四个不摘”,保持思想不松、频道不换、队伍不撤、力度不减,健全脱贫攻坚指挥体系,筑牢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织密返贫防贫监测网络,完善社会保障托底,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分层分类推动,责任再压实。坚持“五级调度”压实主体责任。持续发挥“一线总指挥”作用,始终保持县乡党政正职稳定,落实县委书记、县级指挥部、县处级领导、部门主要领导、乡镇主要领导“五级调度”责任,逐村逐户逐人综合分析研判,把责任压实到每名干部,倒逼问题清零。实行“定向派单”压实专项责任。分阶段分类别制定工作要点,以责任清单的形式派发给相关领导及责任人,接单领导对接单工作全权负责、全程督办,让各级干部清楚明白“干什么、怎么干”,防止责任虚化、责任落空。优化“编组包村”压实包干责任。结合乡镇攻坚任务、攻坚难度,按照领导分工、工作经历、个人特长,对34名县处级领导进行优化编组,同时抽调各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充实入组,聚焦问题最突出、基础最薄弱、最边远的村寨,下沉村组一线全面排查走访,逐户逐人综合研判解决问题。
到户到人落实,政策再延伸。执行到位稳脱贫。补齐剩余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确保稳脱贫;建立巩固脱贫成果“1+14”政策体系,提升脱贫人口脱贫质量;持续落实产业、就业、教育、住房、医疗、饮水、生态、电力、金融等精准扶贫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助、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跟踪到位断穷根。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帮扶政策基础上,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设立石屏县教育扶贫专项资金1446万元,对家庭突发重病、天灾人祸等有失学辍学风险的困难学生进行临时救助,对非义务阶段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设立专门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特殊学生进行针对性办学,目前有学生59人。延伸到位促增收。出台产业就业“以奖代补”和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奖补办法,坚持“多种多奖、多干多奖、多带多奖”原则,投入2200万元,对7978户31521人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以及5927户8635人外出务工人员给予差异化奖补;对6家运作规范、带贫明显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15个扶贫车间给予奖补和扶持,有效引导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观念,激发群众苦干实干艰苦创业热情。2018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8549元,比2017年增加1044元;2019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1602元,比2018年增加3053元。
用心用情融入,帮扶再进档。驻村队伍只增不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进一步调整优化驻村工作队,向45个贫困村下派191名队员、其它非贫困村增派53名队员和70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把群众当“亲戚”,经常到挂联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弄清“哪家碟大碗小、哪家婆媳融洽”,用“真性情”换取“真感情”。革陋力度只增不减。按照“收好东西扫好地”要求,设立“乡村之星激励超市”,建立村级卫生公约,签订家庭保洁承诺书,壮大213支“巾帼连心志愿队”和59支 “五老”宣讲团队伍,采用“说理—示范—带动—奖补”四部曲模式,进村入户忆过去、讲变化、谈未来,“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贫困家庭逐步革除生产、生活和卫生陋习。采取村监委监督、组建红白理事会管理、订立村规民约等措施,规范农户客事宴请,有效遏制跟风攀比、铺张浪费现象。社会帮扶只增不减。稳定创业奖免扶补贷款政策、扩大企业用工带贫益贫规模、广泛组织捐赠扶贫,持续推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充分利用沪滇扶贫协作平台,深入开展劳务协作、教育扶贫协作和巾帼脱贫行动、残疾人康复救助行动等,提高扶贫协作针对性。
到边到底覆盖,监管再加力。构建防贫返贫安全网,确保监测全覆盖。以“监测一户、包保一户,帮扶一户、销号一户”为原则,设立500万元贫困对象动态监测专项资金,成立乡(镇)监测站9个、村(社区)监测点115个,摸索建立集监测、预警、扶持、保障为一体的动态监测机制,全覆盖监测全县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规范程序每月一次常态化排查审定贫困动态监测对象,聚焦风险点,对返贫风险户“扶过坎、送一程”,对致贫风险户“早发现、早帮扶”。2019年,全县纳入动态监测对象19户72人,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95条,启用动态监测资金20.07万元。构建社会兜底保障网,确保兜底暖人心。精准锁定“两无”家庭,明确兜底保障户享受A类农村低保(330/月)政策的同时,由地方财政按照400元/月标准补差。同时,针对有钱不会花、饮食起居有困难等需要关爱的家庭,由村党总支书记牵头,以自然村为单位,按照“1名村党总支书记 +1名村小组干部+1名驻村队员(村党员)+1名巾帼连心志愿队员+1名邻居”组建20支“1+4”服务小分队,开展照料生活、思想引导、政策宣传、卫生保洁、医疗保健“五帮”行动,用心、用情、用爱托起特殊贫困群众生命尊严,确保兜得准、兜得牢、兜得暖。构建纪律作风监督网,确保监管无死角。严格执行《石屏县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有效整合行业部门日常监管和纪检监察机关专项执纪监督力量,通过小分队暗访、严肃查处、通报批评等方式,紧盯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等不到位问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逐步形成扶贫邻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长效预防机制。及时准确公开扶贫资金、项目等信息,以公开促进监督。2019年,累计纠正和查处扶贫领域问题117个、处理责任人175人,分别比2018年减少47%、48%;2019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件次,比2018年减少83%,有效形成“不敢懈怠”倒逼效应,全县上下形成责任共担、协力攻坚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