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建议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172525-723
  • 发布机构
    石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1-21
  • 时效性
    有效

石屏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政协石屏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

高代英委员:

  你在石屏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供非遗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平台的建议》第67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石屏县教育体育局历来高度重视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结合教育体育系统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成效明显。

  全县依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一是突出文化内涵,抓好非遗文化传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在创新、传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体育、技艺、语言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功夫;二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兴趣班积极开展兴趣活动,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施万恒、后宝云等人对学校的乡村少年宫活动进行指导、授课,重点打造龙武花腰舞龙、牛街仆啦大鼓、坝心海菜腔、烟盒舞等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坝心小学非遗传承《蛟龙出海》节目视频于2020年6月先后被“学习强国”省级、国家级学习平台刊载,坝心小学海菜腔《欢乐彝娃》、牛街仆啦大鼓在2020年红河州乡村学校少年宫展演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各学校每年利用儿童节、元旦节等节点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展演各校有特色的非遗节目。在东风小学组建彝族童声合唱团,通过在民族聚居区邀请民族文化传承人进入校园的方式,传承民族原生态音乐、民族经典歌舞,并创造机会让合唱团走出大山,把歌唱到外面的世界,展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阳光、多彩和独特性。在彝族聚居的哨冲民族中学,以彝文课程为抓手,聘请省级非遗传承人普江老师,讲授彝族文字、礼俗,让民族文化传承、之根深入每个同学的内心。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使师生的民族情怀在校园文化浸润中得到升华。

  衷心感谢你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王文娟,135xxxx4022。

 

 

                                                                                   石屏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