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72718-515
-
发布机构石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12-18
-
时效性有效
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关于政协石屏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8号委员提案答复
唐文炜委员:
您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石屏县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禁止在异龙湖周边农田地村庄焚烧生产生活性垃圾的建议》第48号委员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石屏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县,全年各种农作物秸秆产量约150000吨,可收集量约为124000吨,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88000吨,2018年利用率为71%。秸秆种类主要是玉米秆、稻谷秆、麦秆、薯秆、豆秆、蔗稍、烟草秆、油菜秆等。 除农作物秸秆外,农业生产中还会产生一些农业废弃物如废弃地膜、农药肥料废弃包装物等。你在提案中提到的露天焚烧生产生活性垃圾的情况的确存在,特别是异龙湖周边,每年马铃薯栽种(9-10月)和收获时(3-4月)秸秆焚烧现象较为突出,“烟锁异龙湖”景象确实存在。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一是很大部分农户意识低下;二是宣传力度不大;三是执法不力;四是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未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处理配套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后续手段;五是无害化处理水平不高。
近年来,环境问题一直是民众高度关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反复强调要“像保护眼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落实到农业上,就是要用绿色指导农业发展,用绿色支撑、引领农业向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县农科局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工作,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农科局农村清洁乡村田园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编制了《石屏县红河流域大幅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实施方案》、《石屏县红河流域化肥负荷削减实施方案》、《石屏县红河流域削减农药负荷实施方案》、《石屏县2019—2020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目标就是要到2020年,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资源富集地秸秆焚烧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实现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201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相继实施了异龙湖水污染整治、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等工作。并在异龙湖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宣传培训4期356人次,开展秸秆禁烧宣传7次;制作安装了禁止秸秆焚烧等宣传标志牌、悬挂宣传标语32块(条);建成农田废弃物收集池6个计121.6立方米;建设农药(农膜)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3个。全县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但是,禁止农业生产秸秆和废弃物随意焚烧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责任、有分工、有方案、有处罚,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群起而治之。一是要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参与态势,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制作宣传手册、公益广告、动漫图画等宣传产品,通过电视访谈、政府部门与农民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公众意识。三是要建立生产生活垃圾“减量激励、超量制裁”机制,政府机关带头应推行“绿色采购”、“绿色办公”,在全社会倡导减少浪费、使用再生产品等绿色生活方式。四是建议县政府及时颁布焚烧令到全县各村各寨各户张贴告知。五是建议以政府文件发布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的通知,对故意焚烧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六是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将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秸秆、垃圾、粪便等农村固体废弃物按其属性采取资源化措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七是建立完善生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体系。八是建立健全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按照市场机制要求,打破现有的废品回收站点和垃圾清运场队各自分头运营和管理的格局,实行企业经营模式,建立“收、分、用”循环系统,形成回收与处理的产、供、销“一条龙”机制。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蔡永俊 联系电话:13368739568)
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19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