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岚委员:
您在政协石屏县第九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70号提案《关于加大对非遗项目相关产品进行提升打造的建议》,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明确了承办科室及分管领导,制定了工作方案。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非遗保护项目72项,传承人148人。其中,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州级非遗项目19项,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5人;县级非遗项目40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有108人,在我州位居前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其中包括被大家熟悉的三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烟盒舞、海菜腔、乌铜走银,省级非遗项目豆腐制作工艺、花腰刺绣,以及县级非遗项目羽毛画麦秆画、紫石砚等。
在近几年的传承发展中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索非遗文化产品的打造,形成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依托烟盒舞、海菜腔,李怀秀李怀福在石屏建设两个传承点,形成了以学习传承优秀非遗文化,同时辅以其他民族文化教授的传承馆,面向全国招收寒暑假班,开办4年来培育了700多名年轻的文化传承者,正在逐渐形成非遗文化品牌。另外,以花腰元素为基础,县级羽毛画麦秆画非遗传承者张华积极投身创作事业,不仅将自己领域的羽毛画麦秆画广泛宣传,更带头成立了绣美彝山专业合作社,签约200多名绣娘,精心研发和设计具有花腰元素的商品,目前有服饰、布包、鞋子、挂饰等,在多次展览会上深受欢迎且获得订单签约,在2019年民族文化赛装节上张华设计的石屏元素服饰还获得十佳设计师奖项。而石屏的豆腐制作工艺,也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目前,以石屏豆腐为主开发的嘴元素已经进入航空、超市等渠道售卖,上架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同时,联合县美食协会研究制作豆腐宴,豆腐家常菜等多种菜式,准备逐步广泛面向群众,擦亮石屏豆腐美食名片,传播石屏豆腐制作工艺,有效提升非遗文化产品的载体。
目前,我局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非遗传承馆项目,为非遗文化产品打造提供更好的平台载体,同时,将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非遗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打造,多引进商家及团队,对当前非遗项目及产品技艺进行包装和打造,增加文创商品,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更加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开发。
衷心感谢您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出贵意见和建议。
石屏县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