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91337-975
-
发布机构石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5-17
-
时效性有效
石屏县东风小学被命名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近日,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教育厅通报了2023年度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结果,云南省52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其中,石屏县东风小学榜上有名。
近年来,石屏县东风小学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结合学校的兴趣小组、班队活动、少先队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有效提升了学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能力。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学校高度重视,把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把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处室、年级、班级等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教处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石屏县东风小学总占地面积 54448.3 平方米,校舍采用的抗震措施为九度设防,橡胶隔震垫、国家抗震设计规范,已达国家抗震设防标准的校舍为26531.13 平方米
二是大力宣传,营造创建科普示范学校的浓厚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会、升降旗仪式、年级组等各种会议,积极宣传动员,认真传达创建工作要求,学习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创建工作靠你我,搞好创建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创建科普示范校与学习型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创设了地震科普展室,地震科普宣传栏,收藏有地震科普藏书。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班会、校园电视台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制作标语、宣传牌,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三是活动育人,突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在全省“11.6”防震减灾宣传日和学校安全教育周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成立与科普活动有关的兴趣小组,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以学校为教学阵地,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黑板报、专栏、讲座、兴趣小组活动等,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并定期组织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教育周,对师生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及各类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法制等讲座,组织了防震减灾预防演练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地震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师生参与率达100%,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是优化措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学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每学年投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经费4.5万元;由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对全校各班级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每学期不少于4次,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开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让学生观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题片,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形象直观接受教育。每学期安排4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主题班会,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年级组、班主任实施。每学期2次,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辅导员开展科普讲座。通过“科普进课堂”活动,使学校“防震减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得到普及和深入。
五是通力合作,地震避险演练制度化、经常化。地震避险疏散演练活动已列入石屏县东风小学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东风小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设置了可容纳3000余名师生的地震应急避险场地15450.8 平方米,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地震避险应急演练,邀请县地震局的专家到现场指导演练,以便发现演练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通过开展防震避险逃生自救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对防震避险逃生自救演练活动意义的认识,提高了全体师生应急避险、自救能力。
创建科普示范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石屏县东风小学将以此次被命名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契机,继续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