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91350-038
-
发布机构石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02-26
-
时效性有效
传承非遗四重奏 各族同唱团结歌 ——坝心镇中心小学努力打造德育固本、非遗稳根的“一校一品”特色活动
石屏县坝心镇中心小学多年来始终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打造德育固本、非遗稳根的“一校一品”特色活动。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家乡石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坝心镇中心小学借创办“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契机,从2014年开始,先后聘请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宝云、阿进锁、龙少杰、孔巧玲、王桂红、朱美芬、史海青、陆昌达等作为兼职传承教师,将自古以来就是石屏彝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最擅长、最喜爱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遗产彝族舞龙、烟盒舞、海菜腔、四弦弹奏四个项目先后引入学校,进行有效传承和弘扬壮大,使其焕发出熠熠光彩和无限魅力。
2016年以来,红河州“流动青少年宫”落户坝心镇中心小学,为该校的非遗传承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后宝云、阿进锁作为专职传承人常驻学校专门传承非遗海菜腔、烟盒舞、四弦演奏技艺,指导创编的《东大门风采》、《蛟龙出海》、《舞龙跳烟盒》、《欢乐彝娃》等本土彝族非遗综合节目多次荣获各类比赛一等奖,数十次接受各级领导和友邻兄弟学校的检阅参观。各个品牌节目的相关视频和新闻被省、州、县各大媒体争相刊载,《蛟龙出海》节目视频于2020年6月先后被“学习强国”省级、国家级学习平台刊载。
由于多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石屏县“中国‘文化自然遗产日’石屏县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校园——校园民族艺术展演”等大型活动由坝心镇中心小学承办,让数以千计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师生家长在校园里深刻领略到了石屏文献名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邃的文化魅力,以及这块红土地里所蕴含的无限的歌舞艺术能量和智慧的爆发力。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事业在该校的蓬勃开展,让该校数千名学员先后数十次登上省、州、县和国家级各类比赛和展演的舞台崭露头角。学校先后获批州、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民族非遗与课堂融合创建工作示范基地”。
“传承非遗四重奏,各族同唱团结歌”的浓郁学习氛围增强了坝心镇中心小学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艺术熏陶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