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牛街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最大限度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施“烤烟+N”套种、轮作模式,阶段性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和农作物的年总产量,增加群众收入。
套种“一地生双金”
“烤烟+N”
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实施“烤烟+紫薯”“烤烟+粉丝瓜”“烤烟+白扁豆”“烤烟+甜脆豌豆”套种模式,探索一条劳力错峰、粮经轮作、土肥并用、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新路子。
紫薯作为懒庄稼,套种在烟地里不影响烟的长势和采收,种的时候烤烟已经长大,挖紫薯的时候,烤烟也烤完了,合理利用了劳动力。
白扁豆耐旱耐贫瘠,在烤烟中后期种植,烟叶采收结束后,用烟秆作豆架,提高白扁豆产量。
“烤烟+粉丝瓜”套种模式,易管理、见效快、投入产出比高,在保障农民稳收、增收的同时,还能防止烤烟生长后期的病虫害,提高烟叶品质。
“烤烟+甜脆豌豆”套种模式,充分利用烤烟生长中后期充足的光、热、水等条件及烤烟地盈余的养分,以烟秆为支架,套种一季豌豆,利用烟粮两熟时空差,提高复种率和肥料利用率,达到烟粮增收的目的。
轮作让土地“活起来”
多年来,因资源性缺水,缺乏带动等原因,牛街镇土地只收一茬烤烟,种植单一,效益不高,而且收完就撂荒好几个月。
近年来,牛街镇强化党建引领,切实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充分利用撂荒地,培育致富带头人,使“闲置地”变成群众的“致富田”。
烤烟+贡菜”轮作模式整合了土地资源,烤烟、贡菜都签订了合同,实现了“烟叶+非烟”双合同、双订单生产,冬季贡菜种植还为群众提供了务工岗位,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烤烟+蔬菜”轮作模式,在烤烟收成之后,栽种小铁头、白萝卜等作物,填补土地空白期。
“烤烟+小春”轮作模式,因地制宜栽种冬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等二茬管理成本低,人工投入少的作物,填补冬季空白。
当然,除了“烤烟+N”的套种、轮作模式外,还有传统的玉米+粉丝瓜”“坚果+白扁豆”的套种模式充分利用农田资源,让两者互补生长,形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良好循环,实现增绿增收并重、发展保护同抓。
截至目前,牛街镇套种、轮作面积达到7.6万亩。总产值超过亿元,平均每亩增加产值1000余元。
下一步,牛街镇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点燃现有土地资源增收引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加群众土地有效利用率,实现促农增收,夯实产业融合发展根基,走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