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毅委员:
您在政协石屏县第十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0号提案《关于加强石屏古城保护与开发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交由我们研究办理。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明确了承办科室及分管领导。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石屏古城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不仅较完整、集中的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而且是滇南地区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汉文化最为发达,历史文化遗址、遗物最多,文物古迹最为富集的地区,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宅、府第192座,素有“滇南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
您提出的成立古城保护基金、统筹规划古城文化资源做好特色街区、加强与专业文旅投资机构合作、完善古城基础设施、完善老城区保护规划等建议都很好。关于成立古城保护基金的提议,在与发起“拯救老屋”行动计划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咨询后,建议以从企业基金会的性质考虑,以官方申请成立基金会获批的可能性不大。
近年来,石屏县文化和旅游局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深挖“千年石屏城”品牌内涵,逐步恢复古城历史风貌,科学布局古城发展业态,努力激活古城活力,全力推进“小而精,真而美”的原汁原味真古城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古城传统历史风貌逐步恢复。改造完成古城区24条街巷的雨污管网、强弱电管网铺设、青石板路面修复。完成西正街、南正街、东正街、北正街、文城街、诸天寺街等街道电力主线入地。完成环城路路灯建设,在古城主街悬挂灯笼,在为民巷、回民巷等13条街巷安装了仿古壁灯;拆除不协调建筑及违章建筑24处,改造建设完成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2000平方米;收购古城房屋1.15万平方米,改造完成文化街、文城街街景,完成环城路景观绿化,新建老中医院、老五交化公司2处休憩景观节点;完成古城民居建筑修复及风貌不协调建筑改造48间,完成古城居民建筑户内电力线路改造2900户;新建和改造卫生公厕6座,配套古城垃圾收运设施20余处、垃圾果皮箱20个、公共洗手设施10余处。古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千年石屏”城传统历史风貌逐步恢复。二是古城秩序进一步规范。古城集贸市场改造成非机动车停车场,原经贸局办公楼和红旗小学二校区拆除后建成机动车临时停车场,古城道路交通行车、停车秩序进一步规范;对主街道店遮阳棚、广告标语、占道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整治,完成西正街、文化街、南正街、东正街、文城街不协调店招店牌更换224块。整治不协调卷帘门80余处。古城内25家烧烤店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古城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三是“千年石屏城”品牌形象初显。石屏古城国家3A级景区获批,成功申报石屏古城一中火车站片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在保证袁嘉谷纪念馆、石屏县博物馆正常开放服务基础上,完成南城门古建筑博物馆建设,石屏县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成为石屏古城文化新地标,通明宫成为文联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为民巷16号活化利用打造了“最美阅读空间”古城图书馆,米轨旅游观光列车开行,老火车站欢乐世界投入运营,带动了凌霄阁礼乐空间、屏缘别院客栈、别家小院民宿、大方咖啡等业态植入古城,“千年石屏城”品牌形象初显。
为了更好地撬动古城文化和旅游资源,石屏县文化和旅游局将以特色街区为主线、景区名片提升为抓手,促进石屏古城文化旅游融合,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启动原乡石屏特色旅游街区建设项目,加快古城非遗PPP项目退库工作,通过策划运营公司+龙晖公司+社会投资人合作方式,以通贡门—西正街—名典酒店—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三元街—文化街—通贡门为街区主线,打造以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为中心的特色旅游街区,整条线路植入状元文化体验、历史商号、传统手工艺展示、特色美食、文创产品、精品酒店等文旅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延续传承城市发展文化底蕴。二是争创石屏古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先,着力加快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休憩空间、古城交通管控、通信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符合景区标准且具有特色化的旅游导览、标识牌。其次,是在保护好传统人文生态的前提下,要持续发力补齐充实“吃、住、行、游、购、娱”6大基本要素。“吃”的方面,在古城打造一批本土乡村特色美食,推出一批石屏特产名品示范店;“住”的方面,在不影响古城保护和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居民利用自有或承租的房屋经营民宿客栈,满足游客旅居体验需求,提高古城接待能力;“行”的方面,逐步打造“慢行城市、无车城市、宁静街道”的文化旅游特色古城,提升游客在古城内慢行舒适体验;“游”的方面,以米轨小火车精品线路为辐射点和引爆点,放大特色乡村游、环湖生态游溢出效应,反哺古城文旅游;“购”的方面,精准对接百姓生活,研发、制作和销售集石屏历史文化、少数民族符号元素和流行服饰、生活日用品、伴手礼等现代时尚商品相融合的文创产品;“娱”的方面,依托非遗传习所庭院小剧场、博物馆、广场、戏台等场所精心组织文艺活动、旅游演艺、民俗节市展演、展示,创作一批旅游演艺精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做精文化娱乐业,全面提升石屏古城文化旅游吸引力。三是继续做好古城文物古建保护与活化利用,积极推动石屏古城智慧消防系统建设,确保古城内文物古建安全,同时加强对中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文化特质,保存古城记忆,拓宽“泛博物馆群”建设,形成文博产业综合发展。四是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古城保护规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已于2021年8月通过,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们将按照保护办法,积极配合好县级部门对老城区保护规划的编撰和修订,做好文化业态植入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出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梁龙 联系电话:0873-3064580
石屏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2日